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姑娘她戏多嘴甜在线阅读 -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14节

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14节

“二嫂,”安氏也瞧见了,急切唤了一声,甚至是小跑了两步到曹氏跟前,“二嫂手里还有宽裕银子吗?”
  曹氏摇头:“我也是紧巴巴的,你怎的突然问这个?”
  安氏鼓起勇气,道:“我们老爷还是想调到临安来,二伯的意思是衙门里的缺不好等,若有银子疏通还能想想法子……”
  曹氏明白过来,看了眼温宴,压着声儿与安氏道:“公中也艰难,你知道的,去年为了两个孩子,大把银子送出去……”
  “府里的确没有钱,”温宴清脆的声音突然冒出来,“二叔母,不对吗?”
  曹氏叫温宴唬了一跳,一时来不及细想,下意识点头:“对的对的,宴姐儿也知道啊……”
  “我是知道呀,”温宴又一次打断了曹氏的话,“去年出事,家里的银子全保章哥儿都不够,外祖父的学生们东拼西凑地才把弟弟保下来的,至于我,亏得是有公主在,才能平平安安从京中出来。”
  曹氏就是听说长寿堂有戏看,才兴冲冲地来了,哪知道戏没有看着,火烧到自家身上了。
  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。
  她忙干笑两声:“能回来就好。是了,慧姐儿还寻我呢,我先回了。”
  说完,曹氏风一般溜了。
  温宴也与安氏告辞。
  看前世温府后来的败落,温宴猜到此时公中必定不宽裕。
  可银子不是用在她和温章身上的,这事儿得说明白。
  安氏没有借到钱,失落着往里走。
  撩了帘子入正屋,她突然想转过来。
  保温宴是公主出面,保温章,自家又只出了一部分,那公中的银子呢?
  银子去哪里了?
  第18章 实心眼的温宴
  定安侯府受封于开朝时,虽然到故去的侯爷这一代就到了尽头,但传承了那么些年,瘦死的骆驼能比马儿还小?
  祖上传下来了庄子、铺子、田产,哪怕不是下金蛋的母鸡,总不能反过来是吞金兽吧?
  这儿,可是富庶的江南临安城!
  不是什么鸟不拉屎、连年干旱、收成没有保证的地方。
  安氏越想越不是滋味。
  次间里,桂老夫人迟迟不见安氏进来,抬声道:“你杵那儿发什么呆呢?”
  安氏一个激灵,压下所有思绪,赶紧往里走。
  “你又跟三郎提调任的事儿了?你逼他,不就是他来逼我?”桂老夫人睨了眼进来的儿媳妇。
  安氏一哽,没有吭声。
  桂老夫人又道:“老婆子若有法子让三郎调回临安,早就出力去了。
  你也知道,三郎当年科考,成绩中规中矩的,要么外放去旮沓窝,要么一等等数年都没有盼头。
  得亏是大郎有路子,才给谋了个明州的缺。
  当年就能上任,离临安还近。”
  “我晓得的,老爷这些年在任上也很是用心,从经历爬到同知,年年考评在明州都名列前茅,”安氏取了美人捶替桂老夫人敲打,想了想,说了老夫人爱听的,“不止我们老爷,二伯当官也很努力,这些年没有给大伯丢过人。”
  “是啊,就是没想到,大郎自己强出头……”桂老夫人抹了一把脸,“原想着,三郎考绩好,在明州磨砺多年,请大郎寻个路子,把他调到临安来,你们不用夫妻分隔两地,老婆子也能多个儿子在跟前,可惜大郎他……
  你再和三郎提回临安的事儿,他急、你急、我急,谁都急不出一个结果来。
  你也别心急了,且再等两年吧。”
  安氏咬紧了后槽牙,应了一声。
  明明她想的是去明州,让温子览回临安已经是退一步的想法了,可老夫人直接当没有这回事儿,只说回临安。
  偏不能和桂老夫人硬顶,安氏满腹委屈,也只有按下不表。
  午前,有婆子到长寿堂来报,说是温鸢回来了。
  温鸢是安氏的长女,这一辈里的长姐。
  两个月前,温鸢出阁,嫁了临安府中一官家。
  因温子览休假回了临安,温鸢今儿特特来给父亲问安。
  温鸢进了屋里,上前行礼。
  “过来叫祖母瞧瞧,”桂老夫人招了招手,“看着是瘦了些,与婆母处得还顺畅吗?”
  问是问了,老夫人却没有给温鸢说话的机会。
  “怪老婆子没本事给你寻一门好亲,他家底子不如我们家,若有不合心意的地方,鸢姐儿且忍忍,”桂老夫人道,“都说媳妇熬成婆,都是这么过来的。”
  温鸢下意识地睨了安氏一眼,嘴上顺从应了。
  安氏的脸则白了,这话分明是说给她听的。
  熙园里,温宴正在逗黑檀儿玩。
  得知温鸢回来了,她只好放开了猫,洗了手往三房去。
  她与大姐陌生极了,但长幼有序,该问安时若躲懒,不符合她在府里营造的“乖巧听话”的形象。
  这形象好用,她还不能丢了。
  三房住的畅园离长寿堂很近,温鸢进去时,温鸢正和安氏说贴己话。
  安氏见了温宴,笑了笑:“你们姐妹说会儿话,我去老夫人那儿。”
  温鸢请了妹妹入座,细细打量了一番。
  她们姐妹许久未见,她出阁时,祖母说宴姐儿养身子、又是孝期之内,便没有接回来。
  温鸢对温宴不熟悉,多一个妹妹少一个妹妹也没有什么区别,彼时也不纠结,但今儿再见,心中就有些复杂了。
  因为“银子”。
  若以侯府姑娘的身份来算,温鸢的陪嫁并不算丰厚。
  当时,曹氏与安氏算了一笔账,说去岁为了长房掏了大把银钱,委实不够了。
  温鸢委屈,心情低落时会怪温宴和温章,可理智告诉她,这不怪他们。
  都是自家人,一笔写不出两个温字。
  府里能力有限,救不了大伯父与大伯母,但既然能保下弟弟与妹妹,自然该全力以赴。
  若是不救,才是丢人,会被人戳脊梁骨。
  可是,刚刚温鸢从母亲那儿听到了真相。
  家里的银子,只保了半个!
  若是保两个没钱,说得过去,但只出了半份银子……
  二房捏着家里上上下下的钱,还跟他们三房一次次哭穷!
  她的嫁妆被减了再减,父亲调职需要的疏通银子也不肯拿出来!
  温鸢越想越激愤,按着茶盏,道:“三妹,大姐厚颜问你一句,你能从京里出来,真不是家里的路子?”
  “不是。”温宴道。
  温鸢又问:“这么多年,你们长房在京中,开销怕是不小吧?”
  温宴抿了口茶,轻笑了声:“大姐是听说了三叔母今儿跟二叔母借钱的事儿吧。
  你如此直白,我也没有什么不能如实说的。
  京中开销是比临安大些,但,住的院子不及这儿宽敞,也就用不了多少人手。
  我为公主伴读,每个月有银子,逢年过节赏钱也不少。
  父亲有俸银,我母亲又陪嫁了不少庄子铺子,每年除了自己嚼用,按说还有不少送回临安以奉养祖母、扶持族亲。
  我们这一房,没有拿着公中的银子去疏通各处关卡。
  我外祖父是太傅,父亲也不敢做那样的举动。
  若是做过,去岁蒙难时,各种能套上的罪名都套了,会少了行贿吗?
  虽然我不知道公中银子去哪儿了,但是,不是我们长房花完的。”
  温鸢咬住了下唇。
  大伯父的罪名里,没有行贿。
  这就是最好的证据了。
  长房没有拿银子去开道,救人也就那么点。
  这说明什么。
  要么就是二房败家,要么就是二房不出!
  温鸢道:“我母亲管不上公中事,账目都是二伯母管,祖母每月过目,若是二房乱花钱,祖母早就说话了。”
  桂老夫人从来没有因银子跟曹氏发火,显然是一条船上的。
  克扣,是老夫人点头;败家,也是老夫人点头。
  总之一句话,桂老夫人偏心二房。
  温鸢说完,见温宴并没有义愤填膺,不禁叹了一声:“你别嫌大姐啰嗦。
  我以前也没想过银子的事儿,直到要嫁人了,才知道银子要紧。
  你父母不在了,哪怕你不为了自己,也为了章哥儿想想。
  章哥儿念书、考官、娶媳妇,都要银子。”
  温宴弯了弯眼。